
为什么说小麦质量会以好于去年为主呢?笔者认为首先小麦今年整体的防治好于去年,虽然河北,山东,河南一带的小麦虽然因为雨水多受了点影响,但整体长势依然很好,不良疾病很少,上市之后并不影响整体的购销,而南方主产区一带(湖北,安徽,江苏)等省份的小麦由于往年质量较差,今年由于防治措施比较得当,小麦长势还算可以,有些地区基本上消灭了赤霉病和锈病的现象,对于这点还是可喜可贺的,而且像甘肃,陕西等省份的小麦多以软质红麦,白麦和混合麦为主,气候适宜,所以质量一直不错,但产量很少。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小麦质量好于去年为主的原因。
1.主产区长势好于去年,防治措施得当

江汉、江淮稻茬麦播期推迟且不一,生育进度差异大,扬花期极不整齐,致使易感病期拉长,遭遇连阴雨天气几率增加;且此区域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进一步增强,防治效果降低,赤霉病流行危害威胁加大。进入5月,江淮、江汉地区处于抽穗开花期,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灌浆期,部分地区进入乳熟成熟期。江汉江淮地区是我国冬小麦最早上市的地区,历年来看大约在5月中旬湖北新小麦即可开始收割,降雨成为小麦成熟收获期内品质形成的天敌。据5月初中央气象预报来看,未来20天南方小麦产区共有6次降雨过程、累计降雨天数有13天,可见今年麦收天气风险指数偏高,如想保证上市后的质量还需半个月多有的艰难的努力,但由于今年整体长势好于去年,目前又临近上市,所以质量特别好实在不敢说,但好于去年还是绰绰有余。
2 华北一带小麦虽然差于去年,但整体长势依然良好

笔者浅析:
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,小麦质量以好于去年的态势为主,具体原因笔者上述已经说明,但是具体情况还要看小麦5月份之后的各地区的生长情况,如果天气持续多雨或旱涝,整体小麦质量还是有不如去年的可能。